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通资产管理”)是在原海通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基础上组建起来的、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额出资的子公司,于2012年7月开业,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2亿元,是目前国内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。海通资产管理经营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业务,包括:定向业务、集合业务、专项业务、QDII业务和创新业务。2006年发行首只集合理财产品,2008年获得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资格。2012年9月,首批获得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资格。2013年6月取得5亿美元的QDII外汇额度,2015年1月再获批新增3亿美元的QDII外汇额度,共计8亿美元。2014年成功发行浦发BT回购项目专项资产管理计划,这是海通证券首单资产证券化项目。海通资产管理秉承“为客户创造财富,为员工赢得尊重,为股东赚取利润”的经营理念,一直以“稳健进取,专业敬业,诚信尽责”作为开展业务的基本准则,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投资风格、科学的投资管理模式、完备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。 海通资产管理将以市场需求引导产品研发,以研究驱动价值创造,以良好的投资表现回报客户,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,实现客户利益、员工利益和股东利益的共赢发展,矢志成为国内一流、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公司。
数据统计
数据评估
本站达西克导航提供的海通证券都来源于网络,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同时,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,不由达西克导航实际控制,在2023年 6月 15日 下午5:05收录时,该网页上的内容,都属于合规合法,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达西克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相关导航

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,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。学校始建于1946 年,1960 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,1984 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 所大学之一,1995 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“211 工程”审批,2001 年被列入“985 工程”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,2004 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。2000年,原吉林大学、吉林工业大学、白求恩医科大学、长春科技大学、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。2004年,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下设46个学院,涵盖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军事学、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;有本科专业129个,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,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,硕士学位授权点298个,博士学位授权点264个,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;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(覆盖17个二级学科),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,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4个。11个学科(领域)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%,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‰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有教师6493人,其中教授2119人,博士生指导教师1384人。

申万宏源证券、000166、申万宏源、申万宏源合并、申万宏源重组、证券经纪、投资资讯、证券交易、财务顾问、投资顾问、证券承销与保荐、证券自营、证券资产管理、证券投资资金代销、宏源期货、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、融资融券。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(简称“申万宏源”),是由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——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资本市场第一家上市证券公司——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,于2015年1月16日合并组建而成。公司注册资本430亿元,拥有员工近8000名,在全国设有34家区域分公司和303家营业部(含申万宏源西部证券公司),并设有香港、伦敦、东京、新加坡、首尔等海外分支机构。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全面的证券类业务资格,主要包括:证券经纪、证券投资咨询、融资融券、代销金融产品、证券投资基金代销、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(以上各项业务限新疆、甘肃、陕西、 宁夏、青海、西藏以外区域),证券资产管理,证券承销与保荐(限国债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、政策性银行金融债、企业债承销),证券自营(除服务新疆、 甘肃、陕西、宁夏、青海、西藏区域证券经纪业务客户的证券自营外),股票期权做市。公司将在中投公司、中央汇金公司等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布局上海、新疆、香港、新加坡等区域,通过转型创新不断做大做强,朝着“具有国际竞争力、品牌影响力和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”的目标加快迈进,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。

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公司”)是一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,其前身是于1998年3月9日开业的东方证券有限责任公司,总部设在上海,现有注册资本69.94亿元。公司于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陆上交所(600958),2016年7月8日H股成功发行并上市(03958),成为行业内第五家A+H股上市券商。经过20年的发展,公司从一家仅有586名员工、36家营业网点的证券公司,逐渐壮大为一家总资产达2000亿,净资产超过500亿,员工4000余人、在全国81个城市设有168家分支机构,提供证券、期货、资产管理、理财、投行、投资咨询及证券研究等全方位、一站式专业综合金融服务的上市证券金融控股集团。公司全资持有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、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、上海东方证券资本投资有限公司、东方金融控股(香港)有限公司、上海东方证券创新投资有限公司,与花旗集团合资设立并控股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,同时作为第一大股东参股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。公司将继续秉承“团结 进取 务实 高效”的企业精神,致力于创建“具有国内一流核心竞争力、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现代投资银行”。

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“中国绿城”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,是广西唯一的国家“211工程”建设学校,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“部区合建”高校。 广西大学1928年成立于梧州,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,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“北蔡南马”和“一代宗师”的我国著名教育家、科学家、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,李四光、陈望道、李达、陈寅恪、梁漱溟等一大批名家大师曾在这里任教。1952年,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“广西大学”校名。1953年,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拆分到19所高校。1958年,毛泽东主席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。1997年,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,并被教育部列入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。2017年,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行列。2018年,成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建高校。2022年,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 学校占地面积2.14万余亩,其中,本校面积4550.7亩,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(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)1.69万亩,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。下设26个学院,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091人、全日制研究生13046人,非全日制研究生2118人,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生956人,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40449人。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346人,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1人、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60人,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,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2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。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哲、经、法、教、文、理、工、农、医、管、艺等11大门类,一级学科38个,2022年招生本科专业66个,其中35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。现有1个“世界一流”建设学科、2个“部区合建”一流学科群,2个国家重点学科,1个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,12个广西一流学科,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其中工程学、材料科学、农业科学、植物与动物学、化学科学、环境科学/生态学和生物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;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、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、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、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,以及4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、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。学校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,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79所高校及学术机构签署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,与东盟十国96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合作交流密切。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,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,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,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,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。近年来,王双飞院士主持的“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”项目和“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”项目,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;郑皆连院士领衔的“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”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,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,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(IBC)最高奖——乔治•理查德森奖,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,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;青年教师谢斐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,以“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”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《自然》(Nature)发表研究成果,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《自然》发文的历史性突破。2006年以来,学校获得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6项,获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,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,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,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4项,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5项。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,国家精品课程3门,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,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,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“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和“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;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,国家教学名师2人,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,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,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;建成实验教学中心25个,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;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;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认定1门,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。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、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、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。在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,捧获“优胜杯”,在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金奖1项等。 面向未来,广西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秉承“发达广西,复兴中华”的办学宗旨和“勤恳朴诚”的校训,大力弘扬“创新创造、奋勇争先、全面一流”的广西大学“双一流”精神,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大力实施争创一流十大工程,努力建设让党放心、让人民满意、服务广西、贡献西部,扎根八桂大地的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,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!(数据截止2022年12月31日)

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由原“国泰证券”和原“君安证券”于1999年8月18日合并设立,是中国证券行业里长期、持续、全面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。国泰君安跨越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部历程和多个周期,始终以客户为中心,深耕中国市场,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,确立了全方位的行业领先地位。目前,国泰君安在全国设有30家分公司以及300余家证券营业部,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杭州等多地设立多家财富管理中心,是国内规模最大、经营范围最广、机构分布最广、服务客户最多的证券公司之一。2011到2017年,国泰君安的营业收入连续七年名列行业前三,在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增长、规模领先的同时,注重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。自2008年以来,国泰君安连续十一年获得中国证监会授予的A类AA级监管评级,该评级是迄今为止中国证券公司获得的最高评级。国泰君安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、协同协作”的人才观,建立了科学完善的聘用、薪酬、考核、晋升机制;重视人才队伍培养,倾力于打造完善的培训体系,为每一位员工在其服务期间提供持续的再学习机会;构建了多层次的福利保障体系,关心并帮助员工成长,形成了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和谐环境。2015年6月26日,国泰君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,股票代码601211;2017年4月11日,国泰君安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,股票代码为2611.HK。基于在中国本土强大的竞争优势,未来国泰君安将主动满足客户跨境需求,务实推进国际化,建立覆盖全球的业务网络和执行能力,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,努力成为根植本土、覆盖全球、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金融服务商。